风雪南极新征程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8-1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中国海洋报记者 赵 宁

 

    首架固定翼飞机成功降落“冰穹”,我国开启南极考察“航空时代”;南极内陆冰盖崛起我国的又一座考察站——泰山站;首艘自行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正式开工建造;“雪龙”船极地驰援被困俄船,彰显大国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国南极考察事业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

 

    2014年1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登上“雪龙”号科考船视察,给予广大极地勇士、海洋工作者以巨大鼓舞。

 

    这5年来,我国南极考察活动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科学研究不断深化,法规制度建设快速推进,南极科考国际话语权日益提升,正向着建设极地强国奋勇迈进。

 

冰盖上崛起考察新站

 

    2013年12月18日,中山站东南方向约10公里处的冰盖上,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的28名勇士,站在雪地车前共同饮下壮行酒,随后拔营起程前往内陆。他们此行的使命是在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再建一座科考新站。

 

    南极内陆95%被冰雪覆盖,被称为“生命禁区”,此前建成的昆仑站所在区域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6摄氏度,更是“人类不可接近之极”。虽然那里是开展各类科学观测的最佳场所,但是目前有能力进入南极内陆科考的国家依然屈指可数。

 

    “从中山站到昆仑站,往返近60天,内陆队员每天要开十个多小时的重型雪地车,一路上除了肆虐的风雪,还要时刻应对突发的险情。”先后担任过南极内陆队队长及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站长的魏福海告诉记者,茫茫冰盖上布满了无数深不可测的冰裂隙,一旦不慎跌入,后果不堪想象。“这是一条充满了无限风险的‘长征路’。”

 

    2014年2月8日,一座以“泰山”命名的科学考察站在东南极内陆冰盖腹地拔地而起,内陆队员们从此有了“中转站”。泰山站的建成使得这条折磨人的“长征路”将不再那么可怕,队员们可以在那里歇歇脚,洗个澡。而此前,队员们前往昆仑站需要一路长途跋涉。

 

    泰山站矗立在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它不仅仅是纽带。基于泰山站,我国在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区的科学考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该地区的陨石收集,地质学、冰川学等科学研究拥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泰山站的建成,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活动的覆盖范围。”57365线路检测中极地考察办公室负责人一语破的。

 

南极科考开启“航空时代”

 

    2017年1月8日17时35分,一架红白相间、尾翼喷绘着鲜艳五星红旗的固定翼飞机,稳稳降落在南极冰盖最高区域的昆仑站。

 

    这是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它从南纬69°的南极中山站飞来,历经4小时15分钟,飞越1316公里的茫茫冰雪高原,成功抵达纬度达80°的南极冰盖之巅。

 

    “这还是昆仑站第一次有‘客人’来。”时任昆仑站站长的魏福海说,从那一刻开始,“雪鹰601”实现业务化飞行,内陆考察不只有“陆军”,还有了“空军”。

 

    长期以来,我国南极考察主要依托考察站、“雪龙”船和内陆地面车队。随着极地事业发展,尤其是内陆考察的不断深入,急需空中力量的支持。

 

    “雪鹰601”是南极科学考察队购置改装的第一架飞机,其功能主要是科学研究、后勤保障和紧急救援。飞机可以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极寒天气使用,并可运载人员和装载多套科研设备,不失为中国南极考察航空领域的有力保障。

 

    “以往从中国出发,一路坐船到南极,单程就要花上大概1个月时间。”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张体军说,“如今,若是乘坐往返南极的洲际航空,再加上南极洲内的航空保障,一个星期就可以往返南极。”

 

    飞机的应用为南极科考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机载雷达在探测冰盖下地形方面效率高、覆盖面广,可以完成对很多地面车辆无法到达区域的测量。过去我国科考队员到冰穹A开展钻取深冰芯作业,有效作业时间只有20天左右,有了飞机,每年有效作业时间达到近80天,效率大大提升。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在南极拥有集快速运送、应急救援和航空科学调查于一体的多功能型固定翼飞机。首次冰穹A区域业务化降落测试飞行的顺利实施,使我国南极考察空中调查和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将进一步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承担此次任务的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徐世杰说。

 

    从极地大国到极地强国,航空力量不可或缺,“雪鹰601”弥补了这个缺憾。

 

“雪龙”驰援彰显大国担当

 

    “一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客船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船舶漂移,船上人员安全受到威胁,情况危急,急需救援。”?2013年12月25日,正在南大洋全速航行的“雪龙”船收到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求救信息。

 

    国际救援,义不容辞。“雪龙”船随即调整航向,向该地点航行。受困船所处位置是“雪龙”船从未踏足过的海域,海况、冰情、天气等对考察队员及船员来说都是未知数,然而,重重困难没有动摇“雪龙”救援的决心。

 

    2014年1月2日,“雪龙”船抓住有利天气窗口,利用K32直升机将遇险船舶上的乘客成功转送到澳大利亚“极光”号上。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救完他人后“雪龙”船自身却被浮冰困住。持续的气旋影响加重了“雪龙”船周围的冰情,浮冰密度不断加大,厚度大大超出“雪龙”船的破冰能力,而周围的冰山随时有可能向“雪龙”船移动。

 

    危急情况下,“雪龙”船全体船员沉着冷静,各部门加强值守,沉着应对,在保证船舶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寻找机会突围。经过5个昼夜的不懈努力,“雪龙”船终于抓住一次有利的气象条件,在2014年1月7日成功脱险,顺利驶出密集浮冰区。

 

    整个救援和脱困过程没有发生任何伤亡和危险事件,赢得了广泛赞誉,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新破冰船承载新征程

 

    “‘雪龙’船破冰能力不足,如果遇到天气或者冰情突变,说不定就会受困冰区。“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袁绍宏说,况且目前只有一艘极地考察船的局面,也与我国南北极考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不相适应。

 

    作为我国唯一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雪龙”船已先后19次赴南极、8次赴北极执行补给运输与科学考察任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我国极地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但20多年过去了,“雪龙”船在船体船型、动力系统、破冰能力、科考功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的极地考察破冰船技术与完备的科学考察设备系统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

 

    除“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外,再新建一艘破冰能力强、科考手段丰富的破冰船,成为我国所有极地人多年的夙愿。

 

    2016年12月20日,随着第一块钢材在上海江南造船厂车间点火切割,我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正式开工建造。

 

    新建破冰船预计于2019年建造完成。“届时,新船将与“雪龙”船优势互补,开展规模更大、领域更广的极地洋区和冰区调查航次,同时让我们的科学家有更多的科研时间,获取更加丰硕的成果。”袁绍宏说。

 

    1984年中国派出首次南极考察队,开启了中国南极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经过33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新征程起航在即,信心满满的极地人将会在遥远的冰雪世界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