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莫照兰的两份建议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3-1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中国海洋报记者 朱 彧

 

    习近平总书记3月8日上午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完审议,离开前与代表们一一握手,这一幕始终萦绕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动物病害控制与病理生理学实验室研究员莫照兰的脑海里:“这让我们感觉到很暖心、很幸福。”

 

    作为海洋水产专家,莫照兰带来了建设我国海洋预报减灾体系、加快制定海洋牧场法规等涉海建议。

 

    建设海洋预报减灾体系

 

    中国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近年来,我国面临的海洋灾害形势越发复杂严峻,特别是沿海地区对海洋预报减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莫照兰提交的第一份涉海建议是建设海洋预报减灾体系。她说,虽然我国目前十分重视海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并取得重大成果,但海洋预报减灾体系距离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存在体系制度未建立、运行制度不畅通、保障制度不明确等问题。

 

    为此,莫照兰建议建立我国海洋预报减灾体系建设顾问委员会和专家组,形成可操作的海洋预报减灾建设考核指标和可行方案;建立海洋预报减灾体系运行制度和海洋预报减灾保障机制,优化省、市、县三级海洋预报减灾部门的分工和职能;建设海洋预报减灾体系数值预报平台,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预报减灾模式建设,引入海洋预报减灾系统建设竞争机制;建设稳定的海洋预报减灾系统模型,实现海洋预报减灾系统持续发展,逐步提高预报能力。同时,构建我国海洋预报减灾体系新技术发展支撑体制,为我国海洋预报减灾体系升级换代做好科技储备。

 

    加快制定海洋牧场法规

 

    近年来,我国海洋牧场发展迅猛。截至2016年,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200多个,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2个。

 

    莫照兰从事海洋科研工作已有20多年,在她看来,我国海洋牧场建设进展虽然显著,但也出现了一些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比如海洋牧场建设缺乏规范和标准;技术支撑和服务薄弱,关键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延伸能力不足,未与三产贯通;缺乏规范性管理,未有配套法律和法规,后续监测和管理监督不到位等。

 

    对此,莫照兰提交了第二份涉海建议:加快制定海洋牧场法规,完善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牧场投资与收益匹配制度,明确海洋牧场建设主体、经营主体,明确所在海域渔民的经营、开发、管理、维护牧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出台海洋牧场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坚持生态优先,制定与海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海洋牧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明确海洋牧场技术要求。加强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联合科技力量开展攻关形成关键共性技术,科学指导海洋牧场建设。同时,还应构建牧场实时监测系统,加大海洋牧场后续管理,加强海洋牧场与三产的融合发展。